知行合一 止于至善 ---读《知行合一王阳明》后感
亚洲无码av国产综合视频
随着历史的推动,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经历了从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,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,再到宋明理学、陆王心学的兴起等一系列的转变。其中作为主流的儒家思想已为大众所熟知,王阳明的心学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陌生,包括高中历史教材也是将其作为“典型主观唯心主义”进行批判,而一笔带过。但在王阳明去世的五百多年中,真心实意地把他当作精神领袖的伟大人物不胜枚举,曾国藩、康有为、孙中山、毛泽东等都是他忠实的拥趸。阳明心学的影响甚至传至国外,明治维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由此可见,王阳明及其心学有着非凡的魅力。通过《知行合一王阳明》这本书,本人也对阳明先生的生平和学说有所涉猎,现与各位交流分享。
王阳明,名守仁,字伯安,浙江余姚人。从小喜欢骑射,12岁时立志当圣人,从小学习朱熹理学,并在格物致知的实践中发现朱熹理学的不足。同时他潜心研究道教、佛学等经典。
在他34岁的时候与好友湛若水共同以发明圣学为己任,这对他思想的转变起到了一点助援的作用。正德元年,王阳明因上书得罪刘瑾,被发配到贵州龙场,在恶劣的环境中,在生存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,其思想得到升华,也就是着名的“龙场悟道”。在龙场悟道之后,他明确感觉到自己和朱熹对于圣人真理的不同,从此开始了自己思想的建设和发展。
45-50岁这段时间,是阳明先生一生中建功立业的重要时期。一是在叁年不到的时间里平定了湖南、江西、福建、广东四省边界大量的寇盗。二是在非常仓促的情况下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谋反。但是这些军事活动并没有给王阳明带来荣誉,他所获得的反而是各种污蔑和诽谤,这促使他的思想再一次发生飞跃,使他创立了良知学说。良知学说的提出,标志王阳明思想的完成。
从阳明先生好学的一生比对当今。很多人,很多年轻人,往往把自己局限在某一方面,比如我是理科生我就不学文,我是基层群众我就不关心国家大事。其实,我们年轻人更应当广泛地去接触不同的知识,拓展我们的思维空间。但当涉猎,足见往事,不做吴下阿蒙。
再说说阳明心学的构成。基本分为叁个命题,即“心即理”、“知行合一”、“良知和致良知”。
“心即理”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。“心即理”的首创者其实是宋朝的陆九渊。对于“理”在哪里的问题由来已久。朱子理学认为理在物,陆王心学认为心即理,心是本心,即所谓的心之本体,主宰着我们的行为。王阳明认为,我们日常生活实际是处在一种心灵缺位的状态。只要使本心回归主宰状态,我们的行为就会按至善的本心去行动,这样我们的境界自然就会提升。
“知行合一”是阳明心学的实践品格。知行的话题在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话题,同时也是一个难题。但“知之匪艰,行之惟艰”,用现在的话讲就是:道理我都懂一些,但是臣妾做不到啊。朱熹认为,知的接受,是行的前提。要把理穷尽了,再去做。王阳明则认为,理是无穷尽的,真知即是行,知行是合一的。先知而后行成了很多人不肯实践的借口,我知的不够深,我知的不够透,所以我不做。这使得圣人之道仅仅停留在一般人的嘴巴上,从未付诸实践。所以王阳明要讲知行合一,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,知行是合一的。
此外,王阳明还提出“念发动便是行”。我们还要克制自己的私欲,当恶念涌上心头时,行也完成了。必须马上把它去除。要怎么去除恶念呢,那就要按良知的指引去思考做事。王阳明认为,良知人人具有,个个自足,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,在实践中实现良知,即“知行合一”。
但是在渲染良知作用的同时,我们更要注重光明良知。如果良知不光明,走在歧途而不自知。却像铁憨憨一样,头也不回地付诸行动,只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换句话讲,意识虽然具有主观能动性,但是只有在正确的,积极向上的意识指引下,才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和谐进步。
王如兵